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
【打印】
【页面调色板
】
发布时间:2013-12-09
内容简介:林业概况
海南省澄迈县概况
澄迈县位于海南岛北部。地理位置北纬19°23’~20°01’,东经109°45’~110°15’。北部濒临琼州海峡,隔海与雷州半岛相望,东接定安县,南与屯昌县、琼中县接壤,西靠临高县、儋州市。县域东西宽56km,南北长70km,土地总面积2076km2 (3114000亩)。县城位于金江镇,距离海口市54km。
澄迈县位于海南岛北部。地理位置北纬19°23’~20°01’,东经109°45’~110°15’。北部濒临琼州海峡,隔海与雷州半岛相望,东接定安县,南与屯昌县、琼中县接壤,西靠临高县、儋州市。县域东西宽56km,南北长70km,土地总面积2076km2 (3114000亩)。县城位于金江镇,距离海口市54km。
(1)地形地貌
县内地势南高北低,自南向北阶梯状伸展,依次为丘陵、台地、平原,逐级下降到海边。形成了南部丘陵,中部南渡江冲积平原,北部宽阔台地和沿海冲积平原地貌。各种地貌中丘陵占34.4%、台地占11.2%、河积平原占14.6%、海积平原占39.8%。境内有大小山岭54座,最高山为仁兴的大王岭(海拔513m)和白茶山(海拔511m)。海拔在300 m以上的山岭有:丁松岭(海拔449m)、大岭(海拔404m)、鸡母岭(海拔399m)、挂灯岭(海拔389m)、土香岭(海拔366m)、山熊孔岭(海拔342m)、公连岭(海拔312m)、加米岭(海拔306m)。
(2)气候
澄迈县属热带季风区,地处低纬度热带边缘,为热带海洋性气候。气候主要特点:春季温暖干燥,夏季高温多雨,秋季多台风暴雨,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。全年四季如春,光照充足,气候暖和,终年无霜。①全年日照时间长,辐射能量大,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h以上;②年平均气温24℃,气温最高7月份平均28℃左右,最低1月份平均17℃左右;③年平均降水量1701mm,4月下旬~10月下旬为雨季,降雨量占全年的88%; ④年平均蒸发量1834mm,平均相对湿度85%。常年以东北风或东风为主,年平均风速3.4m/s,冬季有寒流侵袭并带来短时阵寒。5~11月,时有热带气旋影响,但较之全省东部县市,台风影响较弱。农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,是海南省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,也是热带作物重点种植县之一。
(3) 河流水系
全县有大小河流20多条,总长度250km,年径流量35亿m3 。海南最大的河流南渡江流经县内8个乡镇,长达120km,年径流量为17.4亿m3 ,可利用水4亿m3 。蓄水100万m3 以上的水库有20个,水域面积1653.33hm2(2.48万亩),库容蓄水1亿m3 。海南省最大的松涛水库主干渠道穿越县境内9个乡镇和农场,灌溉面积近34万亩,地下水总储量3.2亿m3,其中优质地下矿泉水7处。
(4)土壤
成土母岩主要有玄武岩、花岗岩、砂页岩,成土母质有浅海沉积母质、河流冲积母质和滨海沉积母质等。土壤类型有8个土类、12个亚类、43个土属、110个土种。主要包括玄武岩砖红壤、火山灰幼龄砖红壤、沙页岩砖红壤、滨海沙土等。主要造林土壤有4种,即:①由滨海沉积物发育形成的滨海沙土,分布在桥头、马村、老城等沿海乡镇;②由玄武岩发育形成的铁质砖红壤,主要分布在北部台地的金江、美亭、白莲、老城、福山、桥头等乡镇;③由河流冲积物发育形成的沙壤土,主要分布在中部南渡江两岸的山口、太平、长安、瑞溪、永发等乡镇;④由花岗岩、砂页岩形成的砖红壤,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石浮、文儒、加乐、中兴、山口、长安等丘陵岗地。
(5)植物资源
县内植物品种繁多,据统计木本植物有51科130属1200多种,珍贵药用植物有100多种。目前保存多、用途广、经济价值高的主要乡土树种有:南亚松、青皮、母生、海南蒲桃、苦楝、油茶等。引进栽培树种有:木麻黄、台湾相思、马占相思、大叶相思、大叶桉、隆缘桉、柠檬桉、刚果12号桉、巨尾桉、赤桉、加勒比松、非洲楝、银合欢、南洋楹、凤凰木等。热带经济树种有荔枝、龙眼、菠萝蜜、芒果等。灌木植被主要有桃金娘、马樱丹、黄荆、杜鹃、檵木、刺灌等。草本植被主要有茅草、芒箕、蜈蚣草、狗尾草等。
(6)陆生野生动物
由于气温适宜,食物丰富,野生动物种类较多。常见的兽类有鼠类、野兔、蝙蝠、果子狸、海南兔、野猪等;鸟类有麻雀、大山雀、白眼眶、八哥、翠鸟、乌鸦、家燕等;爬行类有蛇类、龟鳖、坡马等;两栖动物有青蛙、黑眶蟾蜍、斑腿树蛙、海蛙等;昆虫类有蜂类、蚁类、蝴蝶类、蜻蜓等。
(7)其它资源
① 热带作物资源
由于境内地势较平坦,土地宽广肥沃,光、热、水等条件优越,大部分土地可以引水浇灌,十分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和冬季瓜菜。主要经济作物有:橡胶、椰子、咖啡、胡椒、槟榔、益智等。自2006年以来,全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瓜菜、水果、橡胶等优势产业有了新的突破。据资料,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6.1万亩,产量37.03万吨,产值8.15亿元,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。同时建立荔枝、杨桃、瓜菜等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,其中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共1.5万亩,无公害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,已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6个,省级优质农产品35个。全县农业总产值23.08亿元,农业增加值14.68亿元。
② 水产资源
海水养殖。澄迈北靠琼州海峡,海岸线全长89.8km(含内湾线)。由于水温适宜,海水较深,盐度适中,发展海洋捕捞业、养殖业等条件优越。内港有港湾15处,有浅海滩涂1533.33hm2(2.3万亩),海水有机物质丰富,是理想的养殖基地。近港海湾盛产海藻(江蓠)、海参、马鲛鱼、红鱼、黄花鱼、石斑鱼、鲳鱼、金枪鱼、鱿鱼、墨鱼、龙虾、虾米、蟹等名贵海鲜品种。
淡水养殖。主要有青鱼、鲢鱼、罗非鱼等多种淡水鱼类。对虾、青虾、角虾、青蟹等几十种虾、蟹类,以及泥蚶、毛蚶、海螺、牡蛎等贝类等。
③ 家禽家畜
人工饲养的动物以禽畜类为主,包括猪、牛、羊、兔、鸡、鸭、鹅、鹌鹑、鸽子等。当地饲养的东山黑山羊闻名遐迩,令食客赞不绝口。
④ 矿产资源
县内已探明的陆地矿产资源有石灰岩1070万t,平均含石灰钙53.92%;石英石5000万t,平均品位含硅99.5%;石油1.9亿t;水晶矿床长5.5km,宽3km;高岭土约有8000万t。另外还有黄金、白银、铅、锰、锌、铝、赤铁、花岗岩、泥煤、高岭土等十多种矿。已发现矿产地55处,其中金属矿产地11处,非金属矿产地32处,能源矿产4处,水气矿地8处。
⑤ 旅游资源
澄迈县历史悠久,从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元年至今,岁月沧桑,留下了多少古迹任人凭吊。主要旅游;人文景观主要有美郎姊妹塔、金山寺;山石景观有济公山、奇石岗、仙人洞等;另外有九乐山温泉
1.1.2、社会经济概况
(1)行政区划与人口
澄迈县下辖11个乡镇、个村(居)委会、个自然村,境内有6个国营农场、1个国营林场。
据2010年人口数据,全县总户数141071户,户籍总人口537470人(男性290437人,女性247033人)。其中农业人口355399人,非农业人口182071人。按民族划分:汉族532146人,少数民族5324人。居民以汉族为主,少数民族有黎、苗、回、瑶等,但人数很少。
(2)经济发展概况
据县统计局2011年3月11日公布的数据,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,达到106.00亿元,同比增长25.6%,增速创历史新高,在全省18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,比全国平均水平10.3%高出15.3个百分点,比全省平均水平15.8%高出9.8个百分点。其中,一、二、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0.03亿元、49.31亿元和26.66亿元,分别增长12.3%、26.4%和41.0%。经济总量在全省18个县市中赶超琼海排第5位,比上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。按户籍人口计算,人均GDP达到23785元,同比增长21.4%,按当年汇率换算,人均GDP达到3591美元。